投資心理學心得(桃園學員陳先生!)
by 林立昂 on 2017/02/21 09:25 回應(4) 人氣(3308) 收藏(0)
投資心理學心得
積極的交易者依據成就可分三大類:
1. 長期賺錢的贏家:不超過10%
2. 長期輸家:占30~40%
3. 旺家兼衰家(會賺錢但保不住利潤,資產像雲霄飛車一樣):佔40~50%
所以想要當那群不到10%的贏家,需要不恐懼跟不魯莽的心理特質,加上自制的意志力。
和交易有關,以機率為基礎的心態,由下列五種基本事實構成:
1. 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
2. 要賺錢不必知道下一步會有甚麼變化
3. 定義優勢的任何一組變數產生的盈虧,都是隨機分布的
4. 優勢只不過是顯示一種事實發生的機率高於另一種事實
5. 市場中的每一刻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
交易者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同時學會堅持與彈性?
Ans:我們在規則上必須堅持,在期望上必須有彈性。這有點像是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們日復一日工作,往目標前進,但我們不知道也不能決定哪一天會到達終點。
知道不等於做到
你多少知道要成為長期成功的交易者,需要知道哪些東西。但是知道並不等於做的到。了解不見得會變成信念,你不能認為學會和同意什麼新東西,等於對它相信的程度,或是可以採取行動的地步。知道、信念、行動,這三者間有很大的落差,所以若我們身為老師或主管,需要特別注重如何示範及帶領團隊成員操作,並且從不同的角度去評量他們是否從原始狀態,進展到我們所欲的狀態。
痛苦讓我們視而不見
人天生有逃避痛苦的傾向。為了避免痛苦,我們會不自覺的縮小注意力,只注意能夠讓我們不痛苦的資訊,這會讓我們看不清交易機會的存在,看不出市場趨勢。
(認知匱乏同樣也會產生隧道效應,讓我們有隧道視野。在現實生活中,這個逃避痛苦的機制,讓很多人對自己的資源與解答視而不見,我們能透過心理諮商或是神經語言程式的技巧,例如:換位、VK分離法、改變過去歷史...等,幫助個案暫停「逃避痛苦」的機制,負起責任,為自己的問題找出答案。)
既有信念阻礙我們成功
「既有信念」會抗拒所有試圖改變它的任何力量。
( 我們每個人都從過去的生活中培養一套基模(schema),我們透過這個基模看世界,而且我們有太多的認知偏誤阻擋我們改變既有信念。例如偏見盲點(Bias blind spot)是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能辨識認知偏誤,也較不易受影響;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說明我們所關注、尋找、詮釋、記憶資訊的方向,多是能確認自己既有成見的方向;保守傾向(Conservatism or Bayesian)是指在新證據出現時,對既有信念的修正幅度不足。想要對抗自己的交易心魔,我們要先理解人並不理性也不客觀,嘗試用多元的觀點去解釋世界,並且對既有的信念常保懷疑,到底它們是否符合現實環境?)
我們也要能夠覺察自己的「信念」跟「願望」是否協調,因為投資的關鍵在「練心」,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投資習慣,讓知道 、信念、行動三者流暢的配合,方能戰勝心魔。
總結:基本分析也好技術分析也好!心理學佔獲利比重
非常高個人認為有60-70%大家認為呢?
講師晴雨您認為呢?
積極的交易者依據成就可分三大類:
1. 長期賺錢的贏家:不超過10%
2. 長期輸家:占30~40%
3. 旺家兼衰家(會賺錢但保不住利潤,資產像雲霄飛車一樣):佔40~50%
所以想要當那群不到10%的贏家,需要不恐懼跟不魯莽的心理特質,加上自制的意志力。
和交易有關,以機率為基礎的心態,由下列五種基本事實構成:
1. 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
2. 要賺錢不必知道下一步會有甚麼變化
3. 定義優勢的任何一組變數產生的盈虧,都是隨機分布的
4. 優勢只不過是顯示一種事實發生的機率高於另一種事實
5. 市場中的每一刻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質
交易者要用什麼方法,才能同時學會堅持與彈性?
Ans:我們在規則上必須堅持,在期望上必須有彈性。這有點像是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我們日復一日工作,往目標前進,但我們不知道也不能決定哪一天會到達終點。
知道不等於做到
你多少知道要成為長期成功的交易者,需要知道哪些東西。但是知道並不等於做的到。了解不見得會變成信念,你不能認為學會和同意什麼新東西,等於對它相信的程度,或是可以採取行動的地步。知道、信念、行動,這三者間有很大的落差,所以若我們身為老師或主管,需要特別注重如何示範及帶領團隊成員操作,並且從不同的角度去評量他們是否從原始狀態,進展到我們所欲的狀態。
痛苦讓我們視而不見
人天生有逃避痛苦的傾向。為了避免痛苦,我們會不自覺的縮小注意力,只注意能夠讓我們不痛苦的資訊,這會讓我們看不清交易機會的存在,看不出市場趨勢。
(認知匱乏同樣也會產生隧道效應,讓我們有隧道視野。在現實生活中,這個逃避痛苦的機制,讓很多人對自己的資源與解答視而不見,我們能透過心理諮商或是神經語言程式的技巧,例如:換位、VK分離法、改變過去歷史...等,幫助個案暫停「逃避痛苦」的機制,負起責任,為自己的問題找出答案。)
既有信念阻礙我們成功
「既有信念」會抗拒所有試圖改變它的任何力量。
( 我們每個人都從過去的生活中培養一套基模(schema),我們透過這個基模看世界,而且我們有太多的認知偏誤阻擋我們改變既有信念。例如偏見盲點(Bias blind spot)是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能辨識認知偏誤,也較不易受影響;確認偏誤(Confirmation bias)說明我們所關注、尋找、詮釋、記憶資訊的方向,多是能確認自己既有成見的方向;保守傾向(Conservatism or Bayesian)是指在新證據出現時,對既有信念的修正幅度不足。想要對抗自己的交易心魔,我們要先理解人並不理性也不客觀,嘗試用多元的觀點去解釋世界,並且對既有的信念常保懷疑,到底它們是否符合現實環境?)
我們也要能夠覺察自己的「信念」跟「願望」是否協調,因為投資的關鍵在「練心」,成功的交易者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投資習慣,讓知道 、信念、行動三者流暢的配合,方能戰勝心魔。
總結:基本分析也好技術分析也好!心理學佔獲利比重
非常高個人認為有60-70%大家認為呢?
講師晴雨您認為呢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